导读:

个人所得税中赡养老人扣除标准是对于独生子女每月可享2000元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则与兄弟姐妹共摊此额度,每人每月不超1000元。分摊方式可协商或指定,年度内不变。

一、

个人所得税中赡养老人怎样扣除

  在个人所得税中,赡养老人的扣除政策是根据法律规定来执行,具体如下:

  1.如果纳税人是独生子女,每月可以享受2000元的定额扣除。

  2.若为非独生子女,则与兄弟姐妹共同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每月的扣除额不得超过1000元。

  分摊方式灵活,可由赡养人协商均摊、约定分摊或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但需注意,一旦确定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二、

赡养老人扣除的标准是什么?

  文庄律师网提醒,赡养老人扣除的标准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规定,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对于独生子女纳税人,每月的扣除标准为2000元;

  2.对于非独生子女纳税人,其与兄弟姐妹共同分摊的每月扣除总额亦为2000元,但每人每月的扣除额上限为1000元。

  这种分摊机制既体现了公平原则,也考虑到了家庭实际情况的差异,确保了扣除政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个人所得税中赡养老人怎样扣除  第1张

三、

哪些被赡养人可以享受扣除?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三条的定义,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这一规定明确了享受赡养老人扣除政策的被赡养人范围,确保了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继父母,而“子女均已去世”的条件则确保了只有在子女无法履行赡养义务时,祖父母、外祖父母才能作为被赡养人享受扣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