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单位不给交失业险离职后职工可收集证据投诉,要求补缴并追责。亦可咨询律师,必要时申请仲裁。面对单位资金困难,导致无法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情况,单位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申请缓缴。

一、

单位不给交失业险离职后怎么办

  当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缴纳失业保险费,且因此导致职工离职时,职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

  1.职工应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等,以证明单位未履行其法定缴费义务。

  2.职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投诉,要求单位补缴失业保险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职工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在劳动法律框架下的权益,并视情况提起劳动仲裁,以争取合理的经济补偿。

二、

单位资金困难如何缓缴失业险

  文庄律师网提醒,面对单位资金困难,导致无法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情况,单位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申请缓缴。

  1.具体而言,单位需连续6个月以上未发职工工资、且确实无力缴纳失业保险费时,可以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缓缴申请。

  2.该申请需经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并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缓缴。在缓缴期间,单位仍需承担继续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义务,并在条件允许时及时补缴。

  3.单位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证明,以确保缓缴申请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单位不给交失业险离职后怎么办  第1张

三、

失业保险金组成及支出范围

  失业保险金是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金来源和支出范围均有明确规定。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财政补贴以及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2.在支出方面,失业保险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2)为农民合同制工人失业后提供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3)为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提供医疗补助金;

  (4)为领取失业保险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家属发放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5)为失业人员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提供补贴;

  (6)支付国务院规定或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

  这些支出项目共同构成了失业保险制度的支出框架,确保了失业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失业人员的基本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