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联系在于就业协议是毕业生求职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初步意向书,劳动合同则是就业后的法律文件。就业协议是劳动合同的前置,劳动合同是其深化,两者构成法律基础。
一、
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有什么联系
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是员工在不同阶段所签订的文书,具有衔接性和连续性。
1.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在求职阶段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它标志着双方初步确定了就业意向和权益。
2.当毕业生与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单位最终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就业协议书就失去了效力。
因此,可以说就业协议是劳动合同的前置阶段,而劳动合同则是就业协议的必然结果和深化,两者在员工的职业生涯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共同构成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法律基础。
二、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有何差异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主体不同。
(1)就业协议的主体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
(2)劳动合同的主体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2.依据不同。
(1)就业协议依据的是教育部颁发的部门规章。
(2)劳动合同则依据的是《劳动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这体现了两者在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上的不同。
3.内容差异。
(1)就业协议主要规定毕业生自身情况、就业意向、用人单位同意接收以及学校派遣等事项。
(2)劳动合同则必须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劳动纪律等必备条款。
4.签订时期不同。就业协议一般在学生毕业前签订,而劳动合同则需要在毕业后方可签订。这反映了两者在签订时间和适用阶段上的不同。
三、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效力对比
在效力方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也存在明显差异:
1.效力期限。
(1)就业协议的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时。
(2)劳动合同的效力则根据双方约定的合同期限来确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双方不得随意变更或中止。
2.法律效力。
(1)虽然就业协议在双方签订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它不能替代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正式协议,具有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更强的法律效力。
3.争议解决。
(1)在发生争议时,劳动合同作为双方权利义务的明确约定,更容易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
(2)就业协议则可能因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款而难以解决争议。
综上所述,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虽然都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法律基础,但它们在联系、差异和效力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