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医疗事故仲裁程序流程是从当事人提出申请开始,紧接着进入案件受理阶段,由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并组成仲裁庭处理。医疗事故仲裁程序的流程是明确且严谨的。
一、
医疗事故仲裁程序流程
医疗事故仲裁程序的流程是:
1.当事人申请是仲裁程序的起点,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一方需在纠纷发生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向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案件受理阶段,仲裁委员会需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的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对决定受理的案件通知被诉方,同时组成仲裁庭进行后续处理。
3.仲裁庭在接手案件后,会进入案件审理阶段。此阶段,仲裁庭会秉持自愿合法的原则,先行对医患双方进行调解,力求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仲裁庭则会及时作出裁决,确保仲裁程序的效率与公正。
4.仲裁的执行是保障仲裁裁决权威性的关键环节。
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如同法院的裁判书一样,当事人必须履行。在败诉方不自动履行裁决的情况下,胜诉方可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以此确保仲裁裁决的有效执行。
二、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明细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执行,具体包括以下项目:
1.医疗费: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则按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均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依据。
4.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或残疾的,赔偿年限有具体规定。
此外,对于参与医疗事故处理及丧葬活动的患者近亲属,其所需的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也有相应的计算标准,且计算费用的人数有明确限制。
三、
医疗事故仲裁的法律依据
文庄律师网提醒您,医疗事故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相关的仲裁法规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在处理医疗事故仲裁时,仲裁委员会会严格遵循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仲裁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医疗事故仲裁协议是双方就医疗事故处理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的法律文件,其签订和履行均受到法律的保护。
因此,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双方应积极协商并寻求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也依赖于法律的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