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开发商的预售合同可能有效。若起诉前未获预售许可则无效,获许可则有效。据司法解释,审结前具产权条件不影响起诉前无许可的无效认定。
一、
开发商的预售合同有效吗
开发商的预售合同有效,前提是开发商能够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1.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而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在起诉前若开发商仍未取得该许可证明,则该合同自始无效。
2.如果在起诉前开发商能够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则该合同可以认定为有效。
3.这一判断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
4.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案件审结前开发商具备了办理产权证的条件,但若在起诉前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明,合同仍将被认定为无效。
二、
未取预售许可证能否售房?
文庄律师网提醒,对于此问题,明确的答案是: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开发商,是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的。
1.这是我国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制度的明确规定。开发商在进行商品房预售前,必须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并获得预售许可。
2.没有预售许可证,开发商便不具备签订期房销售合同的主体资格,因此签订的合同在法律上也将被视为无效。
三、
无预售证售房有哪些后果?
无预售证售房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1.对于购房者而言,如果购买的商品房没有预售许可证,那么所签订的购房合同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从而导致购房者无法顺利取得房屋产权。
2.如果开发商故意隐瞒没有预售许可证的事实进行销售,购房者除了可以要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请求开发商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3.如果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关于房屋使用费的支付也会根据购买方是否为善意买受人而有所不同。
总之,无预售证售房不仅损害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也会给开发商带来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