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医疗事故主张赔偿的方式是可先尝试与医疗机构协商,协商不成可请求医疗卫生行政机关调解,最后可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相关法律法规为患者提供法律支持,保障其合法权益。
一、
医疗事故如何主张赔偿
1.面对医疗事故,患者及其近亲属首要步骤是尝试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争议。
2.协商过程应基于双方对事故原因、损害程度及赔偿方案的共识。
3.若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患者可转向请求医疗卫生行政机关介入调解,寻求中立的第三方协助解决纠纷。
4.若调解同样无法奏效,患者则拥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此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患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支持。对于已认定为医疗事故的情况,患者还可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赔偿调解,调解过程需遵循自愿原则。
二、
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区别
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虽在概念上有所关联,但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从加害人角度来看,医疗事故的加害人仅限于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而医疗损害的加害人范围则更为广泛,包括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
2.两者在损害后果上也有所不同:
(1)医疗事故的损害后果直接关联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并可能附带财产权损害;
(2)医疗损害则可能涉及患者生命健康权在内的其他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全面损害。
3.两者在加害人主观过错的表现形态上也存在区别。
(1)医疗事故中,加害人的主观表现形态通常为过失;
(2)在医疗损害中,加害人的主观表现形态则更为多样,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
文庄律师网提醒您,这些区别使得医疗损害的外延明显大于医疗事故,两者构成“真包含关系”,即医疗事故是医疗损害的一种特定类型。
三、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源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
1.该条例明确规定了医患双方在发生医疗事故后的协商、调解及诉讼等解决途径,并为赔偿数额的计算提供了具体指导。
(1)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依据条例规定制作协议书,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2)在调解过程中,则应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条例规定确定赔偿数额。
2.若调解不成或一方反悔,患者可通过诉讼途径进一步维护自身权益。
3.《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也为医疗事故赔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法律支持,确保了患者在受到医疗损害时能够获得全面、公正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