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工伤通过劳动仲裁需要多久才能拿到赔偿,取决于仲裁程序的进行速度。工伤劳动仲裁从立案到裁决通常需要45天,复杂案件可延长15天。获得终局裁决后,劳动者可申请赔偿。
一、
工伤通过劳动仲裁需要多久才能拿到赔偿
工伤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后,对于赔偿的等待时间,取决于仲裁程序的进行速度。
1.一般而言,从立案到拿到裁决书,至少需要45天结案。但若案件复杂,仲裁庭可以根据情况报请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主任批准,将案件延长十五天。
2.这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工伤劳动者可以在大约一个半月内得到仲裁结果。一旦获得终局裁决的裁决书,劳动者便有权申请赔偿。
3.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仲裁庭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案件裁决。如果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选择将该劳动争议事项诉诸法院,寻求法律救济。
二、
工伤劳动仲裁的结案期限
1.工伤劳动仲裁的结案期限与一般的劳动仲裁案件相同,即仲裁庭应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件。
2.当案情复杂需要延期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这意味着,工伤劳动仲裁的结案期限最长为六十日。
3.值得注意的是,仲裁庭在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如果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这种灵活的裁决方式有助于加快案件处理速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
工伤劳动仲裁流程及时间
文庄律师网提醒您,工伤劳动仲裁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当事人申请、审查受理、仲裁准备和仲裁审理。
1.劳动者需要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材料、证据。
2.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会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3.对于决定受理的案件,仲裁委员会将在立案之日起七日内组成仲裁庭进行审理。
4.在仲裁审理过程中,仲裁庭会提前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日期和地点。当事人如有正当理由可以请求延期开庭。
整个仲裁流程的时间取决于各个阶段的处理速度和案件的复杂程度。但根据法律规定,仲裁庭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案件裁决,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