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犯罪间接故意涉及明知可能危害社会却放任的情况,包括追求合法目的时放任危害、追求非法目的时放任另一危害,以及突发性案件中未考虑后果导致的危害。

一、

犯罪的间接故意有哪几种情况

  犯罪的间接故意涉及行为人明知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却对此结果持放任态度的情形。具体而言,间接故意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行为人追求一个合法目的时,放任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这意味着,尽管行为人的初衷是合法的,但在追求该目的的过程中,他/她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从而导致了危害社会的后果。

  2.行为人在追求一个非法目的时,放任了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原本的目标就是非法的,并且在实施该非法行为时,他/她未加以约束,导致了另一种危害社会的后果。

  3.在突发性案件中,行为人未考虑后果,轻率地采取了可能导致危害社会的行为。

  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并未事先预谋或计划,而是在突发事件中冲动地采取了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行动。

二、

间接故意与过失区别

  间接故意与过失在刑法中具有重要的区分意义。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1.心理态度差异:

  (1)间接故意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即不积极追求也不主动防止。

  (2)过失犯罪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他/她并未预料到该结果会发生,或者虽然预料到但轻信能够避免。

  2.认识因素不同:

  (1)间接故意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持不确定态度,既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2)在过失犯罪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有较为确定的看法,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未能避免。

  3.依据条件不同:

  (1)在间接故意中,行为人通常不会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任何预防措施。

  (2)在过失犯罪中,行为人通常会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来判断危害结果是否会发生,并据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犯罪的间接故意有哪几种情况  第1张

三、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是刑法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故意犯罪形态。

  (1)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直接故意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则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2.虽然刑法中大多数犯罪都属于故意犯罪,但并非所有犯罪都需要具备直接故意才能构成。

  (1)有些罪名明确规定必须要是直接故意才能构成犯罪,这意味着如果行为人是间接故意的话,则不会认定为犯罪。

  (2)因此,在认定犯罪时,需要仔细区分行为人的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你对间接故意犯罪还有哪些疑问?快在文庄律师网上提问,我们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法律小助手文庄律师网,陪你一起探索法律知识,守护你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