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医疗纠纷相关法律主要包括《民法典》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典》明确了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赔偿及免责事由,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则提供了赔偿问题的详细法律指引。
一、
医疗纠纷相关法律有哪些内容
医疗纠纷相关法律有《民法典》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若因过错导致患者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则为医疗纠纷中的赔偿问题提供了详细的法律指引,包括赔偿范围、计算标准等。
二、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面对医疗纠纷,当事人有多种处理方式可供选择。
1.协商是解决医疗纠纷最直接、最经济的方式。医患双方可就赔偿问题进行平等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并可选择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以增强其法律效力。
2.当协商不成时,当事人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申请需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卫生行政部门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可能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3.对于无法通过协商或行政调解解决的医疗纠纷,当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最终途径,法院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三、
如何解决医疗纠纷问题
文庄律师网提醒,在解决医疗纠纷问题时,除了上述提到的协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诉讼等方式外,还可以考虑采用调解的方式。
1.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具有程序简便、成本低廉、效率高等优点。
2.具体而言,调解可分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诉讼调解三种形式。
(1)人民调解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行政调解则由卫生行政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
(3)而诉讼调解则是在医疗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后,由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