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营业执照吊销集中于违法经营,如未年报、虚假注册、非法经营、侵害消费者权益等均可能导致。一旦查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依法严惩。
一、
什么原因会导致营业执照吊销
导致营业执照被吊销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集中在企业的违法经营行为上。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1.企业未按规定进行年报或年报不合格;
2.企业存在虚假注册、虚假出资、抽逃资金等欺诈行为;
3.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非法经营或超范围经营;
4.企业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
一旦企业被查实存在上述行为之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二、
营业执照吊销后的法律后果
营业执照吊销后,企业法人资格被强行剥夺,其民事主体资格、经营资格也随之消亡。这意味着企业不得继续从事市场经营活动,必须依法进行清算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
1.与主动申请注销登记不同,吊销营业执照是企业被动退出市场的方式,其法律后果更为严重。
2.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其名称在三年内不得使用,且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若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则在未逾三年的期限内,不得担任其他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或法定代表人。
3.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还需承担因未履行清算义务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被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等。
三、
被吊销企业如何履行清算义务
文庄律师网提醒,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应当依法履行清算义务。清算程序是企业退出市场的必经环节,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
1.被吊销企业应在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清算组由股东、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2.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1)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2)通知、公告债权人;
(3)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4)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
(5)清理债权、债务;
(6)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7)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3.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4.被吊销企业若拒不清算或未依法履行清算义务,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被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