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达到退休年龄一般是不能再做工伤认定的,但若能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则可认定工伤;否则,应通过民事途径解决伤害赔偿。超龄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围绕劳动关系的存在与否展开。
一、
达到退休年龄还能做工伤认定吗
达到退休年龄通常不能再做工伤认定,能工伤认定关键在于,这类劳动者是否能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若能建立劳动关系,其职业伤害可依法认定为工伤;反之,则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调整范畴,而应通过民事法律关系等渠道解决伤害赔偿问题。
二、
超龄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超龄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围绕劳动关系的存在与否展开。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劳动关系通常终止,但这并不绝对。
2.对于经审批延长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仍存续,因此其职业伤害可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认定。
3.对于未经审批延长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其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则成为判断能否进行工伤认定的关键。
三、
退休年龄后工伤认定流程及注意事项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对于达到退休年龄后仍需工作的劳动者,若发生职业伤害并希望进行工伤认定,需遵循一定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应明确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这是进行工伤认定的前提。
2.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伤害情况,并寻求医疗救治,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如医疗记录、事故证明等,以备后续工伤认定之需。
3.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按照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并耐心等待审核结果。
4.由于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在工伤认定上存在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
5.建议劳动者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以获取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法律帮助和指导,劳动者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