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残疾人离婚在处理财产分配问题时,双方先协商,不成则法院根据财产、生活时间、健康等裁决。残疾与非残疾离婚,或双方残疾但程度不同,法院或倾向多分财产给残疾人。已有约定则尊重。
一、
残疾人离婚如何处理财产分配问题
面对残疾人离婚的财产分配问题,法院在裁决时虽未明确给予残疾人特殊照顾的条款,但实际操作中通常会考虑残疾人的特殊情况。
1.无论残疾人与非残疾人或同为残疾人之间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首要原则是双方协商解决,这是基于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尊重。
2.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将依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如共同财产数量、共同生活时间、健康状况及谋生能力等,进行裁决。
(1)在残疾人与非残疾人离婚的情况下,法院可能会倾向于对残疾人适当多分财产,以确保其离婚后能维持基本生活。
(2)在双方均为残疾人的情况下,则会特别照顾残疾程度较重或条件较差的一方。若双方已有明确约定,法院将尊重其约定。
二、
离婚财产分割的注意事项
文庄律师网提醒,在进行离婚财产分割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明确分割的原则和标准,确保分割过程公正合理。
2.若婚姻存续期间一方承担较多义务,其有权要求补偿并多分财产。
3.若对方存在重婚、同居等过错行为,无过错方有权要求赔偿。
4.若离婚后一方生活困难,法院可能从帮助的角度出发,多分给其财产。
5.考虑到子女抚养权及性别平等原则,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及妇女在财产分割上可能得到适当照顾。
6.财产分割最好有双方信任的中证人或律师参与,确保分割过程的透明与公正。同时,还需区分财产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并明确产权归属,确保分割方案合理合法。
三、
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
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各项收入及其转化而成的财产和财产性权利。这一期间自结婚登记之日起至离婚登记或离婚判决生效之日止。
1.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是离婚财产分割的前提,只有明确哪些财产属于共同所有,才能进一步确定分割方案。
2.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双方提供的证据,综合判断哪些财产应纳入共同财产范畴,并据此进行分割。
3.对于不宜分割或分割有损其价值的财产,双方可通过折价补偿等方式进行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