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离婚了公证后的房产是有法律效力的,系财产归属的约束协议。离婚不影响其有效性,但可被更强有力证据推翻。离婚房产公证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公证法》的相关规定。

一、

离婚了公证后的房产有法律效力吗

  离婚了公证后的房产有法律效力,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论是针对婚前财产还是婚后共同财产,都有权进行自由约定其归属。

  1.财产约定一旦经过公证程序,便成为了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因此即便夫妻最终离婚,经过公证的房产分割协议仍然应当被视为确定事实的依据。

  2.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后续出现了相反的证据,且该证据足够强大以推翻这项公证的房产分割协议,那么该协议便不能再被视为确凿的事实依据。

二、

离婚房产公证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离婚房产公证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公证法》的相关规定。

  1.根据《公证法》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这一条款明确了公证文书的法律效力,为离婚房产公证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在离婚过程中,夫妻双方可以选择对房产分割协议进行公证,以确保其法律效力,为后续的财产分割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离婚了公证后的房产有法律效力吗  第1张

三、

什么情况能推翻房产公证效力?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能够推翻房产公证效力的情形主要集中在出现了相反证据且该证据足够强大以推翻公证协议这一点上。

  1.如果在房产公证之后,出现了新的证据或者发现了原有的证据但之前未被充分考虑。

  2.证据能够证明公证协议中的某些内容存在错误或者不公平之处,且这些错误或不公平之处足以影响公证协议的整体效力,那么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推翻该公证协议的效力。

  3.需要注意的是,推翻房产公证效力并非易事,需要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来支持这一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