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离职一个月后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直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违法,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及赔偿金,为劳动者提供法律保障。
一、
离职一个月后不发工资怎么办
离职一个月后,如果用人单位仍未发放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1.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2.在投诉时,劳动者应详细说明自己的情况,包括离职时间、应发工资数额、已发工资数额(如有)、以及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具体原因等。
3.劳动行政部门将对此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
离职后不发工资如何维权?
文庄律师网提醒,离职后,如果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维权。
1.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常见方式。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者应在时效期内及时提出申请。
2.劳动者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当地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支付令是一种督促程序,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将依法向用人单位发出支付令,要求其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
3.如果上述途径均未能解决问题,劳动者还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司法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提供证明。
三、
不发工资维权需要哪些证据?
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一系列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
1.劳动者需要提供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证或工作牌、有公司名称的工装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是维权的基础。
2.劳动者需要提供能证明在单位上班的证据,如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是确定工资构成和拖欠工资金额的重要依据。
3.劳动者还需要提供单位结欠工资的证明或欠条等。这些证据能够直接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和金额。如果劳动者能够取得单位直接出具的结欠工资证明,则更有利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