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解约的合同,处理合同纠纷的方法是先明原因及合法性。用人单位违法解除被撤销,劳动者可索工资。程序瑕疵按最低薪,实体问题则原薪。争议可仲裁,收集证据是关键。

一、

解约的合同如何处理合同纠纷

  解约的合同如下处理合同纠纷:

  1.首先应明确合同解除的原因及合法性,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被仲裁委撤销,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期间的工资。

  2.具体工资标准需根据解除决定的瑕疵性质判定:若仅为程序瑕疵,劳动者在仲裁期间的劳动报酬可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若涉及实体问题,则应按照劳动者正常提供劳动的工资标准计算。

  3.当双方对合同解除产生争议时,可以通过收集证据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纠纷。

二、

解约合同程序违法的认定

  解约合同程序违法的认定主要依据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遵循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未事先征求工会意见是常见的程序违法情形之一。

  1.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并取得工会的意见,若用人单位未履行此程序,应认定为程序违法。

  2.未按规定为员工建立社会保险关系,也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解约的合同如何处理合同纠纷  第1张

三、

解约后竞业限制条款效力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关于解约后竞业限制条款的效力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认定该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不再具有约束力。

  这是因为竞业限制条款的设立旨在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合法权益,但若用人单位本身存在违法行为,则不应再要求劳动者承担竞业限制义务。

  2.若用人单位认为技术不再需要保密而解除与劳动者约定的竞业限制协议并告知劳动者的,应认定此后该竞业限制协议对双方不再具有约束力。

  但在此情况下,若劳动者要求支付履行协议期间的补偿金,仲裁委应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