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个人所得税里赡养老人指对年满60岁父母或子女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经济支持。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减轻税收负担,鼓励赡养和照顾老人。
一、
个人所得税里面赡养老人什么意思
在个人所得税的语境中,赡养老人指的是纳税人对其年满60岁的父母,或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所承担的经济支持责任。
这一责任在税法上被赋予了特定的税收优惠,即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这意味着纳税人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从其总收入中扣除因赡养老人所产生的部分支出,从而减轻其税收负担。
二、
赡养老人个税扣除标准
文庄律师网提醒,关于赡养老人的个税扣除标准,税法有明确规定。
1.若纳税人为独生子女,则每月可以按照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其赡养老人的支出。
2.若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则需与其兄弟姐妹共同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且每人分摊的额度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
3.分摊方式可由赡养人协商确定,包括均摊、约定分摊或指定分摊,但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4.若选择约定或指定分摊,还需签订书面分摊协议,且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三、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如何扣除
在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时,纳税人需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操作。
1.纳税人需确认自己是否符合赡养老人的条件,即被赡养人需年满60岁,且为纳税人的父母或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2.纳税人需在个人所得税申报时,如实填写赡养老人的相关信息,包括被赡养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与纳税人的关系等。
3.根据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纳税人可在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相应的赡养老人支出。需注意的是,扣除过程需遵循税法的相关规定,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